琴按:原书章内无小标题,为方便阅读,本电子版添加章内标题。电子版内容由手工录入,虽经多次校勘,错误仍在所难免,敬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留意,并使用“读者留言”功能不吝指正。
元人散曲,悉用北调。至明初,南曲犹未大行。最早之南调,惟《南宫词纪》载《琵琶记》作者高则诚(永嘉平阳人)之《商调二郎神》“秋怀”一套。其后杨维桢、刘东生偶有传作。周宪王(朱有燉)《诚斋乐府》,虽以北调擅长,亦为南曲之一大作家。至陈铎(字大声,号秋碧,金陵人)、沈仕(字懋学,一字子登,号青门山人,仁和人)二家出,而散曲中始渐行南调。沈德符称:“元人俱娴北调,而不及南音。今南曲如《四时欢》、《窥青眼》、《人别后》诸套最古,或以为元人笔,亦未必然。即沈青门、陈大声辈,南词宗匠,皆本朝化治间人。又同时如康对山、王渼陂二太史,俱以北擅场,而染指于南。”(《顾曲杂言》)由此,可知风气之转移,盖在陈、沈二家崛兴之后;金、元北鄙之乐,深入人心,匪一朝一夕之所能改也。
陈铎官指挥使,沈德符已有“今皆不知其为何代何方人”之叹,而特推为“我朝(明)填词高手”。又谓:“今人但知陈大声调之工耳!其北《一枝花》‘天空碧水澄’全套,与马致远‘百岁光阴’[1],皆咏秋景,直堪伯仲。又《题情》《新水令》‘碧桃花外一声钟’全套,亦绵丽不减元人。本朝词手,似无胜之者。”(《顾曲杂言》)惟张旭初独于铎深致不满,谓:“陈大声,金陵将家子,所为散套,尚多借袭,而才情亦浅。然句字流丽,可入弦索。如《三弄梅花》一阕,颇称作家。”(《衡曲麈谭》)铎本工词,而南曲特胜;沈张褒贬,皆不免于过情。其温柔绮腻之作,固散曲中之大家数也。录《中吕锁南枝》“风情”一段:
沈仕工词曲,绝意仕进,有前贤旷达之风(厉鹗《唾窗绒跋》)。沈德符以与陈铎并称,誉为“填词高手”。至其“所作多偎红倚翠之语,未免以笔墨劝淫”(厉跋)。后来梁辰鱼《江乐白苎》,且有效沈青门《唾窗绒》体之作,可想见影响之大。散曲中之香奁体,殆以青门为最工矣,近人任讷称其“冶艳之中,生动新切。其失在偶摹元人淫亵之作,而后人踵之者,又变本加厉,皆标其题曰效沈青门体,沈氏遂受谤无穷”(《散曲概论》)。观其风流狎昵之作,果足荡人情志;然情歌中有此一格,亦极可观也。录《懒画眉》“春怨”及《锁南枝》“幽会”各一段:
陈沈二家之后,昆腔未起之前,尚有唐寅(字子畏,号伯虎)、祝允明(字希哲,号枝山,又号枝指生)、文徵明(名璧,以字行)三人,并居吴下,特工南曲,唐、祝名尤盛。录唐作《黄莺儿》“闺思”及祝作《金落索》“四景”各一段:
南曲多温柔细腻,偏写儿女私情;此与南朝乐府中之吴歌,宋代柳、秦一派之词,在文学上,俨然自成一系统。然在散曲方面,有南人兼长北调者;即南调中亦间有慷慨激昂之作。特举其大者言之,南北风尚,故自不同耳。
王守仁(字伯安,号阳明,馀姚人)以一代大儒,偶为南曲,一洗妖媚绮靡之习,充分表现作者抱负;风格不在北调王、冯诸家之下,亦南曲中之生面别开者也。《南宫词纪》存其《双调步步娇》“归隐”一套,移录一段如左:
[1]与马致远‘百岁光阴’:原书作“兴马致远‘百岁光阴’”,殆“兴(興)”“与(與)”形近之讹,此据文义改。